【爱上简笔画】成语故事·庖丁解牛

  • 2023-07-10 00:00
  • 来源 : 威海市群众艺术馆
  • 阅读:675

成语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,

是历史文化的积淀。

每个成语故事背后,

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,

是中国几千年来人民的智慧结晶。

今天,和爱上简笔画一起,

学习成语故事——庖丁解牛,

了解历史,学习知识。



成语出处


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庖丁为文惠君解牛。手之所触,肩之所倚,足之所履,膝之所跨,砉然响然,奏刀骋然,莫不中音。文惠君赞叹其技艺之妙。庖丁释刀云:平生宰牛数千头,而今宰牛时全以神运,目‘未尝见全牛’,刀入牛身若‘无厚入有间’而游刃有余。因此牛刀虽已用了十九年,而其锋利仍‘若新发于硎’。”

后由此总结出成语“庖丁解牛”。

除此之外,学校还将为学生们安排专项讲座和复习课程,以补充课堂教学内容和回顾知识点。这些课程包括复习基础知识、强化实践操作等,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应对期末考试。



成语故事

秋凉时节,天高云淡,庄子信步来到濮水北岸牧场上,只见遍地牛群,他捋着胡须,陶醉了。庄子突然想起今天庖丁要参加技能大赛了,于是快步前往。只见庖丁注目凝神,提气收腹,气运丹田,他表情凝重,运足气力,挥舞牛刀,寒光闪闪上下舞动,劈如闪电掠长空,刺如惊雷破山岳,只听咚的一声,大牛应声倒地。再看庖丁手掌朝这儿一伸,肩膀往那边一顶,伸脚往下面一抻,屈膝往那边一撩,动作轻快灵活。庖丁将屠刀刺入牛,皮肉与筋骨剥离的声音,与他运刀时的动作互相配合,显得是那样的和谐一致, 美妙动人。就像踏着商汤时代的乐曲《桑林》起舞一般,而解牛时所发出的声响也与尧乐《经首》十分合拍,这样的场景真是太美妙了。不一会,就听到“哗啦”一声,整个牛就解体了。


站在一旁的文惠君不觉看呆了,他禁不住高声赞叹道:“啊呀,真了不起!你宰牛的技术怎么会这么高超呢?”庖丁见问,赶紧放下屠刀,对梁惠王说:“我做事比较喜欢探究事物的规律,因为这比一般的技术技巧要更高一筹。我在刚开始学宰牛时,因为不了解牛的身体构造,眼前所见无非就是一头头庞大的牛,等到我有了3年的宰牛经历以后,我对牛的构造就完全了解了。现在我宰牛多了以后,就只需用心灵去感触牛,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它。”“我的这把刀已经用了19年了,宰杀过的牛不下千头,可是刀口还像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的锋利。”在满堂喝彩声中,庖丁轻松夺冠。




成语寓意

该成语揭示一种养生处世的方法。庄子以刀喻人,以牛体组织喻复杂的社会,以刀解牛喻人在社会上处世。庄子认为,人应当找到一条能够适应社会的生存道路,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,就不会受到伤害。 

该成语形象地说明了,人只要掌握了客观规律,灵活运用,就能从必然中解放出来,获得真正的自由。



相关阅读

用心“宠客” | 威海市旅游公共服务专题培训班成功举办

威海4条观光巴士特色线路全面升级

2025山东省夏季“海洋大集”在我市启动

相关活动

《锁之韵——三明市博物馆馆藏锁具展》

预告|环翠区图书馆大型公益讲座,在书香里成长——跟随儿童阅读专家,掌握思维导读阅读法

“生肖传奇剪纸演艺”东北村文化建设项目第24场活动

相关场馆

威海市群众艺术馆

威海市图书馆

威海美术馆

0条评论
回复

路飞
25分钟前

正在加载...